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

特医食品为罕见病群体带来更多营养支持

2023-05-12

全球目前已知罕见病已超7000种、患者多达3亿人,中国有2000多万患者正在与罕见病作斗争,并以每年20万的人数递增。罕见病病因复杂,80%以上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,70%在儿童期发病,30%的患儿无法存活到5周岁,患者寿命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。业内人士介绍,全球仅有不到10%的罕见病有获得官方批准和认可的治疗方法,而药品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。我国《罕见病诊疗指南(2019年版)》中指出,特医食品、饮食治疗是多种遗传代谢罕见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。而当前用于遗传代谢罕见病治疗的特医食品领域仍存在很大空白,仅苯丙酮尿症有获批产品。同时,公众对罕见病也缺乏了解与认知,加之罕见病的早期诊断难、治疗方案少,大量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关键期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。


罕见病不罕见

饮食治疗是某些罕见病

主要治疗方法之一

“罕见病不罕见。目前,全球已知罕见病为7000多种,仅有不到5%存在有效治疗方法。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括的121种疾病,仅60%有药可治。这也导致了约60%的罕见病患者年龄不足20岁,若积极治疗可取得较长的带病生存时间。”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“罕动新生·关爱罕见病在行动”暨《另一种身份》罕见病科普微电影发布会上,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张惠文教授介绍,罕见病是对一类患病率极低、患者总数少的疾病的统称,通常诊断率较低,难以统计患者的准确数量。2018年,国家卫健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》),收录了121种罕见病。但实际上,某些较常见的罕见病病种,其患病人数甚至高于某些肿瘤亚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遗传代谢罕见病是一类疾病种类繁多、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、总体发病率较高、危害严重的疾病,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、丙酸血症、异戊酸血症、戊二酸血症Ⅰ型、枫糖尿症这5种遗传代谢罕见病患病率较高,超过整体筛查确诊遗传代谢病的1/4。

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、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蔡威介绍,近年来,社会对罕见病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,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多项政策,以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、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、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,力图逐步解决罕见病群体在诊疗、用药等方面难题。

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,遗传代谢罕见病主要通过特医食品进行饮食管理及营养支持。但由于目前国内治疗选择少,遗传代谢罕见病的治疗层面仍有极大空缺及未满足的需求。如何提高遗传代谢罕见病的药物可及,做好疾病的长期管理也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课题。事实上,对于不少遗传代谢罕见病而言,特医食品、饮食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。包括上述5种遗传代谢罕见病在内,《目录》中,有36种罕见病需使用特医食品,有19种罕见病需要通过及时、终生、足量地使用特医食品进行治疗。

“多年的罕见病临床诊疗工作日益明确,采用特医食品对多种遗传代谢类罕见病进行营养治疗,是当下有效的干预方式。及时、足量、长期地使用特医食品进行饮食治疗,可以让诸多自出生起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有质量地生活。但同时,我们也需正视罕见病认知度低、用药难的问题,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,共同促进产品的可及并负担得起,造福患者与其家庭。”蔡威说。


多方关注患者需求

为罕见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

罕见病药物与营养的治疗方案正在引起行业关注。

据了解,上海浦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试先行区,目前也正在积极推动罕见病治疗用特医食品的引进,开设专科专病门诊,以更好地满足遗传代谢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和管理需求。“上海浦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试先行区,具有专业的诊治罕见病医生团队,同时还有完善的罕见病组织管理体系、良好的工作运行模式以及高水平的罕见病诊治平台,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管理好遗传代谢罕见病患者。”蔡威表示,目前,遗传代谢罕见病在临床上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诊疗需求。一方面,由于大多疾病还未被纳入普筛,公众认知度很低,误诊漏诊情况存在;另一方面,我国幅员辽阔但诊疗资源相对集中,广大基层对其认识不足,也容易造成诊断延迟。因此,进一步提升疾病认知,同时提升基层的诊疗能力对于整个遗传代谢罕见病的防治十分重要。在治疗层面,目前遗传代谢罕见病的临床治疗选择也十分有限。更多特医食品将为遗传代谢罕见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,“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对患儿获益越大。”张惠文也表示,希望接下来通过特医食品临床的规范化使用,帮助更多罕见病患者实现有效干预及治疗。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© 杭州J9品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[(浙)-非经营性-2020-0450